“ 今年的抖音屬于普通人,已經(jīng)開始走自由風了 ” 這么一句簡單的評論,在抖音獲得了 84 萬點贊,1 萬 5 千多條回復。 仿佛說出了大家的心里話,用三兩句就闡明了大道理。 而這句感慨,則來自博主 @張嘉晨 發(fā)布的一條視頻評論區(qū)。 與評論的高贊相對應,此條視頻的點贊量為 362.8 萬,轉發(fā)量 56.7 萬,完全算是熱門爆款。 但說實話,視頻本身的內容其實有點寒磣。 沒有什么搞笑段子、熱梗、帥哥美女,也全然不顧短視頻的黃金 3s 原理,更別提腳本和制作精良的后期特效了。 有的,就只是兩個普普通通的男生,在騎電動車的時候合唱了首《 說愛你 》,然后手動運了個慢鏡頭。 整段視頻堪堪 10s,和我們日常的隨手拍,其實沒什么太大區(qū)別。 一段普通人拍的普通視頻,播放數(shù)據(jù)卻吊打了不少專業(yè)團隊的專業(yè)視頻,頗 有種亂拳打死老師傅的反差感,難怪大伙紛紛擱評論區(qū)發(fā)表看法。 只是,在討論的大伙,基本都在說同一件事—— 一個于文亮打破世俗,千萬個于文亮站出來。 啊?這個突然冒出來的于文亮,又是咋回事? 于文亮開創(chuàng)了抖音的普通人時代? 其實于文亮,就是近期把這類“ 普通人視頻 ”帶火的,一位“ 普通 ”博主。 也是這兩天備受關注,我們今天要聊的主角。 這位博主( 于文亮 )的視頻風格,如果文雅點形容,基本屬于“ 給群里哥們拍個視頻看看,小裝個 B ”的流派。 直白點說的話,就是再日常不過的隨手拍,加了點剪輯。 比如下面這個 40 多萬點贊,時長 7s 的小片段。開篇鏡頭從腳底的影子,轉向天空中的海鷗,寓意作者向往廣闊自由的天空。 隨后人物短暫出境,與背景的海平線重疊,此時畫面戛然而止,引人無限遐想,只留下了一個開放式結局。 不好意思,編不下去了,這段真沒什么特別的。 就連于文亮最高贊的幾條視頻,其實也沒什么高超的視頻技巧與立意。 通常都是一段簡單開場,然后接一個轉場,最后來個慢速耍帥鏡頭。 他的視頻剪輯有點自己的想法,配樂選的挺對味,不過也就僅此而已了。 就連拍攝設備,也只不過是一部二手 iPhone 11,甚至于文亮還沒來得及給自己買一個手機支架。 你能看到的,就只是一個傻傻的、樂觀開朗的,有些多愁善感的體育生大男孩。 他喜歡分享日常,喜歡和朋友一起玩鬧,享受生活,有種無拘無束的自由。 一個水果拼盤,要不是抖音的極限只能放 99 張圖,估計他能拍 200 張。 結果,誰也想不到,于文亮就這么火了。 從 8 月 30 號到現(xiàn)在漲粉 300 多萬,直接讓他成了這段時間抖音上最火的博主。 于文亮的視頻更新也相當頻繁,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里已經(jīng)更了 70 多條,超過百萬點贊的將近 10 條。 各大網(wǎng)站與新聞的報道中,也總能看到他的影子。 甚至,抖音熱榜上還多了個“ 大膽點,你沒那么多觀眾 ”的于文亮話題。 各種從來不敢發(fā)布自己視頻的普通人,通過這次的于文亮事件,也開始拿起手機發(fā)布起了自己拍攝的作品,獲得了自信。 各種普通人短視頻,在抖音迅速獲得了比以往更高的關注度。 常常一條視頻就有幾十上百萬的點贊,讓很多互聯(lián)網(wǎng)里的純路人們,也小火了一把。 講到這,終于回收了開頭那句“ 今年的抖音屬于普通人 ”的評論。 只是誰都想不清楚,這爆火背后的緣由。 因此,在于文亮的評論區(qū),提問“ 于文亮為啥能火 ”,成了日經(jīng)貼。 有人說,于文亮的視頻讓人很有共鳴,讓看視頻的普通人也能收獲同樣的自信。 也有人說,光是這種不經(jīng)包裝與修飾的氣質,在抖音上就已經(jīng)太稀缺了。這讓人仿佛看到了 2016 年時質樸的抖音,真正對應了那句 Slogan——記錄美好生活。 最重要的是,于文亮似乎證明了一件事,“ 原來普通人在抖音上發(fā)自己,也能被人看到 ”,這才是很多人的自信來源。 所以,于文亮評論區(qū)中,除了一些固定的玩梗,最多的就是自拍。 搭配的文案也基本都是同一段話: 不好意思發(fā)朋友圈,就來這里發(fā)一下自己覺得喜歡的照片。 反噬:于文亮與抽象樂子人 其實到這兒,都還沒什么特別的。但是隨著于文亮熱度的持續(xù)走高,整件事就不可控地,向著越來越陰陽怪氣、抽象的方向愈演愈烈。 于文亮似乎受到了反噬。 比如,有人開始指手畫腳,為于文亮規(guī)劃賬號發(fā)展,教他商業(yè)化運營,盡管于文亮本人表示不接廣。 所以他的簡介,也索性改成了下面這段話。 簡單總結一下就是,至少現(xiàn)在沒有接廣告賺錢的想法。 還有那種抖音熱門網(wǎng)紅分析師,長篇大論分析于文亮背后的爆火要素。 從于文亮的長相、視頻節(jié)奏、剪輯技巧等各種角度做閱讀理解,剖析他的視頻為什么能火。 甚至慢慢開始有人質疑于文亮,說他的火一定是背后有資本控制,團隊運作。 同時,有的聲音也在質疑跟風的“ 普通人 ”,說他們沒主見,天天只知道在網(wǎng)絡中找存在感。 以至于發(fā)展到現(xiàn)在,風向已經(jīng)完全變了樣。 如今打開于文亮的視頻評論區(qū),幾乎已經(jīng)沒什么人在這討論普通人的閃光點,互相給予鼓勵。 大批人開始質疑于文亮的爆火,懷疑平臺的算法公平性。 抽象樂子人的加入,也讓事件直接快進到了下一章節(jié)。 “ 陳澤評價于文亮 ”、“ 于文亮,我們漢族人自己的丁真 ”。。。 各種逆天詞條被無端創(chuàng)造,于文亮每天在發(fā)的是什么視頻、他向大家傳達了什么生活態(tài)度,現(xiàn)在已經(jīng)變得不再重要?傊褪莵y成了一鍋粥。 這幾天才火出圈的于文亮自己,估計遇到這個態(tài)勢也是懵逼。 但看他目前的樣子,似乎還能勉強保持住心態(tài)。 后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不相信普通人 在很多人眼中,于文亮就像被抖音欽點的下一個大眾偶像。 目的就是用普通人的身份來迷惑普通人,以提升抖音的用戶活躍度。 但有沒有可能壓根沒有那么復雜,這次真的就只是個積極陽光的男孩,隨手拍了些大伙愛看的東西,然后受到了關注和喜愛呢? 這話說出來,其實大概率沒人信。 因為如今的網(wǎng)絡讓大家互相警惕,寧愿猜測資本拿錢砸一個 20 歲的普通男生“ 出道 ”,也不愿相信有人單純地喜歡生活中的美好瞬間。 大伙之所以信任缺失,主要是因為這里已經(jīng)從分享美好生活的地方,變成了商業(yè)戰(zhàn)場,和 2016 年那個簡單的互聯(lián)網(wǎng)環(huán)境早就不一樣了。 目前似乎也沒有一個平臺,能在商業(yè)化后真正做到獨善其身,贏得一眾普通用戶的信任。 但凡咱能叫得上名字的內容創(chuàng)作 APP,其實輿論境遇都差不太多。像這次很多反對于文亮的人,只是在反對平臺的這種“ 不患寡而患不均 ”的做法。“ 憑什么,要把流量給于文亮? 明明有很多摸爬滾打的普通自媒體人,他們努力創(chuàng)作,花費了比于文亮多得多的心血,現(xiàn)在卻被平臺算法變成了小丑 ”。 這種情況,與于文亮的粉絲數(shù)剛到 100 萬時截然不同,畢竟那會兒大家還是清一色的歌頌普通人。 但好像粉絲數(shù)突破一個閾值后,于文亮在大家眼里就自動脫離了普通人的范疇。 就算他穿著普通的鞋,掏出普通的耳機,聽著普通的 Disco上街,在別人眼里也是個跨越階級的大網(wǎng)紅,分分鐘就能賺到普通人一輩子也賺不到的錢。 于是普通人這張免噴金牌立即失效,人們開始用 400 萬粉絲博主的評價標準要求于文亮,謾罵隨之而來。 如今的互聯(lián)網(wǎng)環(huán)境,總讓大伙覺得“ 一件事火了沒別的原因,要么踩中了流量密碼,要么就是被精心設計過 ”。 畢竟絕大多數(shù)爆火的內容,都是因為腳本大神和拍攝高手們推陳出新,用精妙設計搶走了你的注意力。 不少觀眾開始因此變得疲倦和警惕,有的則開始用抽象和樂子,解構這些新興的成功者。 當互聯(lián)網(wǎng)上的信任越來越少,普通人都開始懷疑起了普通人。 可能比起于文亮,這才是更值得唏噓的事吧。 本文來源:差評 |
原創(chuàng)欄目
IT百科
網(wǎng)友評論
聚超值•精選